隨著中國快速邁入汽車社會,“汽車”成為全國兩會的熱詞之一。今年,眾多兩會代表、委員圍繞汽車行業、汽車社會各抒己見,而一個變化是,大家談論的重點,已不僅僅是汽車產業的強弱問題,而是對于整個中國社會和諧發展的深度思考。其中,治理大氣污染、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如何做強等,成為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話題。
據城關叉車油泵傳動軸悉,針對自主品牌如何做強做大這一話題,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認為,國家應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海外建廠,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戰略。政協委員李維斗建議,政府應鼓勵并引導自主品牌到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設立研發機構,收購研發機構,加大海外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利用全球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加速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趕超。全國政協委員、一汽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維斗:鼓勵收購國外汽車研發機構
鼓勵利用全球研發資源,加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中國汽車產業的弱勢在于核心技術和關鍵總成的落后,目前的發展路徑主要靠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建議政府鼓勵并引導國內汽車企業到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設立研發機構,鼓勵收購國外的研發機構,加大海外領軍人才的引進力度,利用全球先進技術和優秀人才,加速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趕超。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建一:發展新能源汽車要“三可”
發展新能源汽車要“三可”,即“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可行和環境上可容”。生產質量過硬、技術穩定的產品,適應消費者需求,保障經濟成本適當的產品;同時還要有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作為保障。發展新能源汽車既需要政府的支持,也要打破地區壟斷,實現整體的產業化規模。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加快大氣質量立法
治理大氣污染,是轉型期的中國必須長期面對的全局性問題,有必要在全國層面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法”,明確政府、企業、個人等各方在大氣治污中的責任。只有有了明確的法律,大氣污染整治才能更有章可循,才能真正促進我國整治大氣污染目標的實現。如提高所有以含碳化石燃料為能源的機器設備、設施的排放標準,從源頭上把控大氣污染,降低PM2.5總量。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
以質量推動汽車業可持續發展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增長模式,汽車企業只有通過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價值提升,實現產銷數量上的增長和現有產能的充分利用,即由外延增長向內涵增長方式轉變,才是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正道。二是增長能力,隨著國內汽車產業從“井噴式”高增長階段進入“微增長”穩步發展期,企業必須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高管理創新能力、合理利用全球資源、拓展海外市場以及發展新能源汽車。全國政協委員、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汽車購置稅優惠應退市
2008年金融危機時,汽車工業已經走下坡路,在當年七八月份曾經出現虧損。當年12月,當被問及如何拉動經濟,我就提出了汽車購置稅減半的方案。如今形勢已變,有些措施是不能延續了,有些刺激消費的措施是要退出了。比如汽車購置稅減半,如今城市交通這么擁堵,購置稅還減半,還發展小排量汽車這一做法不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啟陽集團董事長王麒:推廣新能源,政策引導很重要
據城關叉車油泵傳動軸了解,風能、光能都可以轉變成汽車的能源,從而大大降低我們對石油的需求。汽車尾氣的排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為了凈化空氣,有必要推行新能源汽車。要解決新能源車使用的問題,必須合理布局充電站和相應的配套設施。而要解決價格問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導非常重要,比如說給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用戶進行一定的購車補貼,新能源汽車在公共停車場可享受優惠,駕駛新能源汽車能夠共享公共交通的道路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