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立起和諧汽車社會,汽車企業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安全、環保、節能三方面下足工夫;廣大汽車消費者則要理性、文明消費;政府部門則應提供法律、基礎設施等消費保障。
據城關叉車油泵傳動軸悉,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進城鎮化,但新建城鎮的道路、公共交通體系、停車場等建設不盡如人意,趕不上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許多城市的停車場都成了稀缺資源,一些地級城市和縣城的上下班高峰期也出現交通擁堵,與汽車有關的“城市病”已成為社會問題。這是目前汽車保有量快速增加,但對所帶來的各種問題預判不足引發的。
汽車高速增長的確讓一系列復雜的問題接踵而至,比如能源、環保、交通擁堵、停車難、道路交通安全等等,同時也牽涉到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城市基礎建設規劃、城鎮化發展進程加速帶來的系列問題。可以說,汽車已經成為僅次于房地產的社會綜合問題。
將交通戰略和運輸規劃納入城市規劃中,實現城市發展與城市交通的協調發展。應該加強城市規劃的前瞻性,改變城市功能區過度集中的局面,同時,把加密中心城軌道交通線網作為當前交通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比如在總體規劃中,必須將公共利益與公共交通福利置于首位,按照系統、科學、有機的原則,規劃各種不同的道路空間、停車空間、居住空間、休閑空間、工作空間、商業空間。
目前,亂開、亂停、硬加塞,車和人搶道等不文明的現象在很多城市已是常態,這實際上是汽車文明和人們交通道德的缺失,這還會導致更多的交通問題。我找到的一組數據:我國的萬車死亡率高達6.2,交通事故致死為27.3%。
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問題,勢必影響民生、阻礙汽車及相關產業、經濟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我認為,是到了該建立起“和諧汽車社會”的時候了。
建議健全交通安全政策法規,規范交通參與者的行為,同時培育健康的汽車文化,實現人、車、社會的協調發展。
交通安全立法要立足于全方位,既包括交通工具的使用者,也包括交通工具的提供者、交通的管理者和所有可能會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讓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同時,要加強交通執法的效果和力度。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在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等多種形式,學習交通法規,引導國民樹立節儉、適度、可持續的理性消費理念。
近10年,我國汽車產業面臨的發展環境有了根本改變,國家在出臺產業政策,在能源、環保、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要有更高的戰略規劃。在汽車社會的大環境下進行,應以汽車社會為出發點,兼顧產業發展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平衡。
據城關叉車油泵傳動軸了解,在鼓勵汽車消費的同時,更加主要引導節約使用,加強汽車節能管理制度的建設,切實降低燃油消耗量;鼓勵私人購買汽車,但用經濟手段調節私人駕車出行比例,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同時,嚴格執行有關燃油消耗量限制的規定,提高單車燃油經濟性。 |